自大商务管理推行以来,武汉公司着力在强化经营开发、项目履约、成本管控、收入确权、考核激励各环节贯通穿透式管理方面下功夫,做深做实大商务管理基础工作,依据项目商务管理进展情况,逐步优化完善公司层面商务管理工作,全力推进大商务管理走深走实。
强化标前联动,提升标前经营质量。加大项目营销策划,强化“铁三角”标前策划参与度,梳理二次经营创效点。武汉丹水池站改项目“铁三角”与公司经营开发中心共同参与项目前期方案制定,分析项目营销点,有针对性制定创收方案,最终项目利润率较责任成本提升22%。针对中标概率较大的重点项目,公司系统部门与拟定项目“铁三角”共同参与前期调查、标前成本测算和标前策划,及时掌握项目概况和业主要求,实现投标策划阶段与实施阶段贯通联动、穿透管理,促进揽干融合,今年相继中标武隆区仙女山“碳中和”景区、四川蓬溪金桥特色产业园等优质项目。
创新管理模式,集约资源降本增效。采取项目群管理,依托一个主项目,同时管理多个独立项目。一是压减项目管理经费。利用个别项目施工空窗期,将富余人员调配至施工任务饱满的项目,不仅提高管理人员工作效能,也减少驻地建设、办公设备采购等经费支出。二是高效利用物资设备。项目群统筹制定物资设备采购和调配计划,提高物资和设备利用率,降低物资、设备成本。三是合理调配劳动力资源。根据不同施工高峰期,将项目群劳动力资源进行统一调配,最大化降低“四工”成本。
精心项目策划,提升项目经营成效。从原有施工、分包、物资供应、设备供应等策划的基础上增加了税务、资金自平衡策划,通过进一步完善策划内容,逐渐实现了施工内容全方位指导。在策划深度上,将工期和成本作为两大着力点,进一步加强施工成本策划,实现工期、效益“两不误”“双平衡”。在对阳信高速二次深度策划中,提出的“桥改路”“连续梁改预制梁”“软基换填”等降本增效措施,已得到业主、设计认可,有效降低了项目施工成本。
优化分包模式,严控经营过程成本。围绕“便于管理、责任明确、经济高效”的原则,合理划分大包件,适当增加包件合同额,增强包件的规模效应,减少施工、管理交叉问题,有效降低内耗成本。同时树立“工程思维向商业思维转变、组织施工向组织管理转变、组织民工向组织企业转变”意识,积极实施“项目管理团队+专业化分公司”组织模式,大力引进优秀民营企业参与施工,不断提升项目施工水平。
强化考核分配,提升创效积极性。围绕“价值创造、效益提升”目标,统筹完善了全价值链考核体系,实现了从标前经营到项目过程管理,再到项目收尾,全管理层级考核覆盖。对实现超额利润上缴的项目及个人进行按超额比例进行重奖,鼓励项目部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,提升创效能力。2021年以来,公司对9个终结项目进行经营考核,对44个项目进行年度考核,对27个收尾项目进行“双清”考核,奖罚分明,有效提升了全员创效积极性。
(集团公司党委宣传部编发)